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
東野圭吾 -- 時生
書名:時生トキオ
( 時生 )
作者:東野圭吾
譯者:阿夜
出版:獨步文化
2011年12月02日
過去,現在,未來。
這是時間觀念的三個形態,軸線放在現在,就會相對產生過去與未來。
現在受到過去的影響,而未來來自於現在。
未來可以改變嗎?
如果,原本的未來並不是絕對,歷史有其規律性,那麼,若穿梭了時空,置身於另一個時間的意義會是什麼?
但我覺得撇開嚴肅的科學研究和理論不說,對於一個回到過去的故事,如果關鍵人物碰上的事情因果足以改變自己的人生,或者是能夠改變對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人的人生,哪有不奮力一搏的道理,不這麼做,才真的失去意義了吧?
時空與歷史不可逆,時空與歷史又或許真能改變。
就是因為這樣,所以穿越永遠不退流行。
東野圭吾不是沒有處理過關於時空的題材,像是 2009 年的<異變十三秒>就是一個因為時空錯亂的異變,導致某個十三秒內死去的人被還原到另一個時空的殘酷求生故事。
當初,我很意外於<異變十三秒>雖然以科幻題材著手,但是在於科幻理論上卻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,沒想到這部<時生>的科幻理論更加淺薄,只是用了一個「魂魄能穿梭於時間軸上」的想像,就很簡單地解釋了所有事情的發生。
有理工背景的東野先生,在以推理為主題時往往能在構思出精密的工學手法套用在案件裡,但是一旦跳脫推理,卻看不出這樣的痕跡。
我想,原因是在於著眼點不同吧。
<異變十三秒>雖然以時空異變為主軸,但是真正著力描寫的,是如何在那個可怕的異時空中生存,想著怎麼活下去、要怎樣才能活下去,還有;為什麼要活下去、活下去要做什麼、有什麼意義?
而<時生>的故事架構,就是兒子時生回到過去拯救父親拓實的一個改變未來的穿越題材。時生借用了他人身體來到拓實的年輕時代,幫助拓實看清楚自己的人生境遇,重新奮發振作。
時空與科幻,只是這兩本小說的背景環境,但事實上東野先生並不全力在理論上琢磨,而只是虛構一個箱庭來置放他想表達的事情。
這部<時生>很意外地和過往我熟悉的東野風格不同,字裡行間沒有慣常的蒼白冰冷,而故事劇情也缺少了令人心痛的黑暗。
正如書本後記中顏九笙先生所形容的「老少咸宜」一樣,<時生>本身的色彩沒有單純特別的突出,不像白夜行那深深震撼人心的美麗與醜陋、也不是<嫌疑犯 X 的獻身>那般為愛而生的不顧一切。<時生>平易近人且書寫流暢,沒有任何閱讀困難地就能進入書中世界,然而卻又並非那麼地平淡,在父子跨越時空的合作冒險中,隨著拓實一步步尋回自己的身世,在了解自己「並非拿到一手爛牌」的過程中,翻著書頁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心裡被某種東西撥動的溫馨。
說到兒子回到父母親的時代,或許會讓人想起 1985 年的<回到未來>和 1993 年的<新難兄難弟>,但是在讀<時生>的時候,我想起的卻是万城目学的<豐臣公主>,我想到的是書中提到的大阪國,這個全日本人都不知道的秘密,是由大阪的父親牽著兒子的手,一代一代地以這個形式將這個不外傳的秘密傳承給兒子來繼續守護。
與其說大阪人守護的是豐臣後裔,其實這當中也夾帶了很多那種父子間的使命傳承,沒有為什麼,因為那是「父親要我作的」。
正如同<豐臣公主>書中在描述父親牽著兒子的手,一起走過通往大阪城議事堂的隧道形容:
「大阪男人一輩子只有兩次機會走過那條隧道,一次是被父親帶去時,一次是帶自己的兒子去時...」
想生一個兒子,等他長大後和他一起打棒球玩電動,探索這個世界展開冒險...很多父親在開始當父親前都是這麼想的,但是到最後往往不是這麼一回事...孩子長大了,有自己的想法,喜歡和朋友一起過。當爸爸的也老了、走不動了,無法主導也配合不了兒子的想法,那種父子共同冒險的夢想,到頭來還是沒有實現。
<豐臣公主>中父親與兒子牽手的傳承與共同記憶,其實某方面體現了那男人心中父子聯手的浪漫,讀著<時生>,我想起了<豐臣公主>,眼前彷彿看見了跨越時空來到拓實面前的時生,追著年輕的父親,並拉著他一同冒險,實現了我在<豐臣公主>中看見的,那男人的浪漫。
這種柔軟的心情感覺,很陌生,但是卻很美好。
<時生>的風格與我認識的東野並不一樣,多少會感到有些難以適應吧,但卻是一本讀完後心情會覺得滿舒服的作品。
溫馨這情緒,是我讀東野圭吾以來從沒產生過的情緒,同時也不太習慣充斥於整本書中的正面訊息,總覺得應該再更黑暗、尖銳一點,語調要像報導與紀錄般不落人情地冷淡冰冷,那好像才該是我認識的日本推理小說和東野圭吾。
這本書確實不是推理小說,但卻實實在在地是東野的作品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看完AKI的感想後,對於《時生》有點興趣。說起來,我除了工具書外,已經很少去看其他書籍,沒了精神食糧,內裡好像愈來愈枯槁。明明很想靜靜地坐著看書,每一次總被其他事情干擾了。待所有事情完結時,好好地看書。
回覆刪除我覺得是一本好看的書,雖然沒辦法給人什麼太深的感觸,但閱讀起來有很順暢的影像感,而且內容充滿正面思考的意味。
刪除嗯 ~~ 我現在也很少讀書了,這本是花了兩個禮拜在睡前每天讀個二三十頁累積讀完的,如果沒有動力,閱讀其實真的還是配合生活型態在做的事,像我在做前一份工作時比較常閱讀,現在就比較少 ...
因為寒月現在還是學生,所以多少在文字的選擇上都拿去讀課業上的書了,閱讀就少很多,其實我想不是書的問題,因為精神食糧不只書本,是寒月的時間被課業佔走了大部分,即使想要閱讀或做其他事,如果課業不告一個可以停下來的段落,就無法安心補充自己的內心。
寒月加油啊,趕快把那些讓自己安不下心來的事情做個階段性的結束,或者是轉換個心態,不要讓自己的心情受到左右,衝刺的時候進力衝刺、該放鬆的時候好好地喘口氣放鬆。